潢川七小舉行2023年春季校內優質課比賽
教育動態
“問渠哪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”,立足課堂,強化教師專業素養,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源頭活水。為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,提升教師專業素養,潢川七小2023年春季校內優質課大賽于三月如期舉行。本次優質課比賽涉及語文、數學、英語、音樂、道德與法治,共五門學科的課堂展示,他們的課堂妙趣橫生,各具特色。
朱全玲老師的《囊瑩夜讀》和張芳琳老師執教的《學弈》兩篇文言文教學,可以看出參選教師良好的專業素養,能夠著力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,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,動起來的學生,動態的課堂,真正做到了以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為目標,致力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。
王如男老師的《條形統計圖》,課堂精心設計練習——統計本班參加特色活動課的人數,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,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,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;注重引發學生思考,注重訓練學生思維,讓課堂變成有合作的課堂,有生成的課堂。
劉榴老師和熊英老師的英語教學,教學目標明確,重難點突出,復習舊知引導新知過渡自然,教學環節環環相扣。教師個人素質較高,課堂駕馭能力強,口語流利,動作優美,富有激情,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。
楊鑫老師的音樂教學《我愛雪蓮花》,老師以音樂作品為抓手,引領學生感知音樂、表現音樂。課堂上,老師們的語言、教態及演奏充分展現了音樂教師的音樂素養和專業能力;以審美為核心,以興趣愛好為動力,讓學生們在精彩的課堂活動中的體驗音樂的魅力。
工會主席徐瑋執教的道德與法治《虎門銷煙》,通過充滿視覺沖擊力的圖片導入,從學生容易理解的角度出發,同講解小故事一樣,一步一步帶領學生了解虎門銷煙的意義及這段屈辱的歷史,教給學生搜集資料、梳理重要事件等學習歷史專題課文的方法,加深學生對中國屈辱歷史的理解,讓學生懂得了美好生活來之不易,吾輩更要自強,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及身為中國人的自信。
此次活動既為參賽教師搭建了一個挖掘潛能、展現風采、超越自我的平臺,也為其他教師創設了觀摩學習、博采眾長、研討交流的機會。
?比賽結束后,評委及聽課老師們進行了優質課的評選。教貴有思,學貴有疑。善于傾聽別人的建議,發現自身不足,揚長避短,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墊腳石。
都說臺上十分鐘,臺下十年功,每一份成功都值得被羨慕,每一份辛苦都值得被尊重。希望老師們不忘初心,以滿滿正能量投入到今后的教學工作中,爭取每一節課都能成為高效課堂,真正實現五育并舉,為學生的全面發展鋪路。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,我們要苦練內功,在學習中沉淀,在競爭中成長,為潢川七小的教育教學工作譜寫新的篇章!
(潢川第七小學?陳顯一 供稿)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