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習俗,憶清明——二十四節氣之"清明"主題活動
教育動態
四月的腳步踏著暖暖的春風款款而至,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里,我們迎來了中國傳統節日——清明節。
清明節又稱踏青節、行清節、三月節、祭祖節等。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,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,也是人們親近自然、踏青游玩、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。潢川縣第一小學的孩子們,在這種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的浸染下,開展“知習俗,憶清明”——二十四節氣之“清明”主題活動。
活動一:知"清明"
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之一,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。班會課上老師們利用文字、圖片、視頻讓孩子們充分了解清明節的由來、節氣特點、傳統習俗。
活動二:畫“清明”
清明時節正值春季,萬物復蘇,飛燕歸巢。孩子們便手執畫筆,在家里和爸爸媽媽們一起完成了自己心目當中的清明節。有的是緬懷先烈,有的是春雨潤柳,還有的是牧童酒家……
在春天里,拔節的不只是小草,也有我們的夢想;在春天里,成長的不只是禾苗,也包括我們的感悟。
活動三:做“青團”
聽老師講解“清明節”吃青團的由來后,孩子們便迫不及待的在家中拿出了工具,親自試一試做青團的樂趣。
活動四:唱“清明”
“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,借問酒家何處有?牧童遙指杏花村。”我國唐朝時期有名的大詩人杜牧在清明時節路上行走,碰巧遇到天空下了綿綿細雨,于是即興寫下了一首與清明時節有關的古詩《清明》。隊員們通過表演的形式完整地表達《清明》。
活動五:踏青游玩
清明時節,春回大地,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,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。隊員們在掃墓之余不忘和家人在山鄉野間游樂一番。
活動五:“云祭英烈”
孩子們在家長的陪同下參與了“網上祭英烈”活動,緬懷革命先烈,為烈士們獻花,寄語留言。銘記歷史,感恩先烈,向英雄學習,長大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。
一寸山河一寸血,一杯熱土一杯魂。一次次隆重的祭奠活動,一句句發自肺腑的寄語,潢川縣第一小學學生們深刻銘記革命先烈的英勇獻身精神。沒有什么歲月靜好,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。讓我們珍惜當下美好的春日,不忘初心,把愛國情感融入到學習和生活中,將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。
作者:馮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