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主任提醒:孩子期末沒考好,聰明家長這樣做,下學期成績飛漲!
教育動態
這幾天,很多孩子的期末成績出來了,有些孩子分數不理想,家長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斥。
其實,這樣做,不僅難以讓孩子“知恥而后勇”,反而容易打擊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。
懂教育的家長都知道,分數并不是考試的目的,它是檢驗本學期學習效果的工具。期末考試真正的意義不在于分數本身,而在于分數反映出來的問題。
如果孩子成績不佳,家長首先應該考慮的是,孩子成績不佳的原因是什么?暴露了孩子學習過程中的什么問題?例如學習不用功、知識掌握不牢、學習習慣不好、思維能力不強、心理素質不佳等。
期末試卷是一項很寶貴的學習資源,通過對試卷進行總結分析,可以有的放矢地解決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,使孩子的知識掌握、學習能力、思維方式和考試技巧都得到“升級”。
所以,提醒家長,在期末成績出來之后,一定要督促和幫助孩子盡早完成對期末考試的總結分析工作,并利用寶貴的寒假時間,好好解決一下從中發現的問題,孩子今后的成績一定會越來越好。
那么,應該如何對期末考試進行總結分析呢?重點要做好以下三件事:
考試過程復盤
首先,家長要帶孩子回顧一下考試的過程,看看有哪些丟分是可以避免的。有些孩子知識掌握得其實很好,卻在考場上發揮失常,這其實是“不會考試”造成的。
在考場上答題和平時做作業不同,不僅是對孩子知識掌握情況的檢驗,更是對孩子心理素質和考試策略的考驗。考試要求孩子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結構化的試題,所以能否根據考試時間、題目類型和難易程度,實施有效的考試策略,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和意外情況,確保在規定時間內高效地完成試卷題目,對孩子最后的成績有很大影響。
對于“會考試”的孩子來說,往往能夠在考試開始之前,就對接下來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情況,做到心中有數,
例如:如何迅速瀏覽試卷,判斷整體難度,規劃好答題時間;如何快速準確地審題;先做哪些題目,再做哪些題目,給每道題目分配多長時間,多久沒做完就應該跳過;最后應該留多長時間檢查等。
期末成績出來后,孩子面對著一次寶貴的復盤機會。家長要引導孩子好好回憶和總結一下,在各科考試中,對時間的分配是否合理?有沒有在個別題目上花費的時間太多?有沒有出現最后因為時間不夠用,導致題目沒做完的情況?
有沒有因為遇到了難題,導致心態出現了波動?復盤的過程是孩子自己與自己進行深度交流的過程,對于存在的問題,以及下次考試應該如何改進的思考,要及時記錄下來。
錯題總結記錄
在所有考試題目當中,對孩子最有價值的,無疑是那些被扣分的題目(也包括雖然做對,但屬于蒙對的題目)。我們都知道,會學習的孩子平時都會制作一本錯題本,及時從錯題中發現問題,吸取教訓,實現自我提升。
期末考試剛結束,孩子往往對那些被扣分的題目印象深刻,這時候讓孩子及時對錯題進行整理、歸納、分析、反思、總結,找到自己學習過程中的易錯點和薄弱點,對今后的學習極有價值。
首先,要根據正確答案和老師講解的解題思路,分析確定每道題目被扣分的原因。是因為知識點掌握不牢?審題出錯?不懂該題型的解答要領?思維過程有誤?計算不仔細?還是不小心寫錯?只有正確總結和歸納出做錯的原因,才能避免下次重蹈覆轍。
其次,在把所有被扣分的題目分析完畢后,應從整體出發,進行歸類統計。看看哪一類題目、哪一類錯誤出現的頻率最高,然后考慮針對性的對策。
分析試卷上的錯題,對孩子來說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,可以在學習方法、解題方法等方面獲得新的啟發。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做好錯題分析,并把分析的結果記在錯題本上,假期經常翻閱,以達到鞏固和提升的目的
在此過程中,把錯題摘錄出來,分門別類集中存放。具體做法:
01:關于分門別類
數理中最省事的辦法是按照教課書中的目錄結構來制定,科學性和針對性都有了,但其中難度也大了不少。
許多題目都是綜合了幾個知識點形成的,其分門別類以產生錯誤的知識點為依據,在標記知識點時要遵循這個原則。
解決方法:
在標記錯題時,標記相關知識點。這樣做的好處是,要標記知識點就必須重新閱題。
這個過程就是聯系老師在課堂上所強調知識點的過程,不僅回顧了課堂上老師講授的知識點,還更進一步把知識點與題目的聯系建立起來。
02:關于抄題內容
除了原題和正確答案以外,最重要最醒目的應該是錯誤根源。
在進行某項學習習慣養成(如獲取題目關鍵字詞)時,錯題根源也可以作為錯題分類的依據。
在進行課外輔導或家教補課時,錯題本作為針對性教學的首要依據要在第一時間提供給授課者。這有助于老師有的放矢地講授知識和學習方法,真正達到一對一的效果。
同分門別類一樣,錯誤根源也在標記錯題時注明。
03:關于記錯時間
記錄出錯的地方越早記錄越好,在記憶最清晰的時候完成記錯,內容會更加完整精確。
最為重要的一點,是盡快完成對錯題的標注,最好是當天完成前一天的標注,以一周做為記錯周期也可以,效果稍差一些,當然前面說到的知識點、錯誤根源也是必須要記下來的。
04:關于記錯方法
有相當多的學校都要求建立記(糾)錯本,用來整理錯題。但很多同學沒有堅持下來,有的,即使記錯,也往往是三天打漁,兩天曬網。
主要原因在于記錯時間太麻煩,尤其是在高年級,圖形圖畫題目增多,難以堅持下去。
再這個時候,我們可以將錯誤的點盡快分類,將時間劃分,根據出錯的時間,及時記錄。題型可以使用自己懂得符號簡化然后標記,重點標記出錯點、出錯原因,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。
及時查漏補缺
完成考試過程復盤和錯題總結記錄后,孩子對自己現存的問題應該已做到心中有數,接下來要做的,就是針對具體問題,制定改進策略了。會學習的孩子,都懂得充分利用假期時間,徹底消化剛結束的考試遺留下來的問題。
首先,要盡快掌握那些沒有掌握牢固的知識點。雖然這學期的知識,下學期未必會考,但升學考試很可能還會遇到,況且有的知識是終生受用的,需要真正弄懂。
第二,對于那些不太擅長的題目類型,要進行針對性訓練,提升自己的思維水平、解題經驗和技巧。無論是哪一類題型,都有特定的解題技巧、思路和方法,只有在練習的過程中用心揣摩,注意總結,才能找到竅門,獲得提高。
換個角度引導,有別樣的驚喜
考試考的差,大部分家長會鼓勵孩子努力取得好成績,“你得努力啊,考一百分!”但有位爸爸,就非常懂得抓住孩子的心理,反其道而行。
他就是著名作家劉墉,劉墉的兒子劉軒,在上中學的時候開始叛逆起來,崇拜賽手舒馬赫,變得不愛學習,考試成績一直是“C”。
有一天,劉墉找兒子談話:“舒馬赫考了零分,能當上賽車手。可是你從來沒考過零分,每次都是C啊,有本事你也考個零分給我看看。”
劉軒覺得真是太可笑了,考高分不容易,考低分這有何難:“好,我就考個零分給你看看”。
劉墉笑道:“既然是考試就要遵守考試規則:試卷必須答完,不能交白卷,不能留著題目不答。”劉軒滿口答應下來,以為很輕松就能贏。
可是,第一次考試就以失敗而告終,還是拿了個“C”。第二次考試,結局還是一樣。
漸漸地,劉軒發現只有自己知道正確答案是什么,才能故意填錯,這樣就不會亂蒙。于是為了得0分,他竟然開始努力學習起來。
一段時間后,劉軒發現自己考試的時候,有把握做錯的題目越來越多了,一年以后,他成功地考了一個0分!
那一天,劉墉親自做了一桌好菜祝賀兒子:“恭喜你,劉軒,你終于考到了零分!只有有能力考到A的同學,才有能力考出0分。”
兒子恍然大悟,原來爸爸是換了一個法子激勵自己學習。在成功考取0分后,劉軒發現以前的愛好再也不能吸引他了,他還是繼續努力學習,最終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哈佛大學。
很多家長教育孩子,就是把“好好學習,天天向上”掛在嘴邊,毫無新意,聽多了孩子早已經不以為意。尤其在叛逆期的時候,還會產生逆反心理,給你來個“我就偏不”“你說東,我就要朝西”的態度。
聰明的家長不妨換個方式、換個角度教育孩子,打破慣性思維,不用舊式的固定思維,逆向思維一下,“反其道而思之”,也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局。
別把分數看太重
別把分數看太重,父母之愛是無條件的愛。
身邊有很多家長,把分數看的太重。曾經有位小學生在一篇作文里這樣寫道:我爸媽整天嚷嚷著分!分!分!考高分!我感覺,分才是他們的孩子一樣。
家長過分看重分數,孩子會覺得,父母愛的是成績,不是孩子。父母之愛不應該與考試成績掛鉤。
《無條件養育》一書中寫到:父母給予孩子的愛,它是一個禮物,是所有孩子都應該得到的禮物。愛孩子不是因為他考了好成績,而僅僅因為他是我們的孩子啊。
最近,同樣是孩子考試沒考好,一名網友媽媽的做法,讓我非常觸動。這位媽媽看到孩子心煩,網上搜索“鼓勵孩子的話”,試圖給孩子力量,被孩子發現了。這個孩子一定確信,不管分數高低,媽媽都是真心愛他的。
?
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,內心都是非常沮喪的,而且很迷茫。接下來的路,孩子需要心靈上的呵護和指引。如果父母只是恐嚇或者訓斥,除了給孩子帶來二次傷害,一點幫助也沒有。?
父母若得知孩子成績不滿意后,先平復自己的情緒,再與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,嘗試走入孩子的內心,讓他說說自己為什么考試沒考好,還有哪里可以做得更好。
也許,家長會發現其實是情有可原的,可能是孩子一時疏忽大意,沒有發揮出實際水平,或者不是學不會,是不會學,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,努力也沒有得到期望的結果。
這樣的溝通,不但能找到成績差的原因,以便家長對癥下藥有效的給出意見和建議。同時也會釋放孩子很多負面的情緒,讓孩子有一個積極的精神狀態。這才是孩子不斷進步的良好基礎。
每個孩子都有不足之處,更不可能每個孩子都考第一名。孩子的學習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,有些挫折再所難免,即便是學霸也有發揮失常的時候。
無論成績高低,家,永遠都是孩子溫暖的港灣。孩子考試考砸了未必是壞事,父母正確利用這個機會,掌握一些技巧,與孩子一同戰勝困難,便可助力孩子奮發向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