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愛為盾 以練筑防
潢川縣特殊教育學校開展體育意外傷害應急演練活動
教育動態
3月31日下午,潢川縣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一場校園體育意外傷害應急演練活動。本次活動組織有序、針對性強,有效提升了學校應對體育意外傷害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,為特殊學生的校園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。
為確保演練活動的順利開展,學校在前期做了全面的準備工作,成功構建起一套完整的應急管理體系。醫療救護組組織全體教職工開展了急救技能特訓,重點圍繞止血包扎、骨折固定等核心急救技能進行深入講解和實操練習。通過專業培訓和反復演練,教職工們的急救技能得到了明顯提升,為應對突發體育意外傷害事件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。后勤保障部門根據演練需求,在操場科學劃分了急救處理區、臨時觀察區等功能區域。各區域布局合理、標識清晰,確保在演練過程中能夠快速、有序地開展各項應急處理工作。針對聽障學生的特點,通訊組專門安排了一名手語翻譯教師全程參與演練,實時進行信息翻譯,確保信息傳遞零障礙,讓聽障學生也能準確理解演練流程和指令。
學校充分考慮特殊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特殊需求,在演練過程中實施了個別化策略,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有效參與并從中受益。在參與演練的學生選擇上,老師們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個性特點。小林性格活潑開朗,為活躍現場氣氛,老師特意選擇了他作為第一個參與演練的孩子;小雨觸覺敏感,在演練時需要用紗布替代彈性繃帶,以減少對其造成的不適;多動癥的小智,通過扮演“手臂受傷”的角色任務找到了專注的動力,更好地投入到演練中。
為避免因模擬傷情引發學生的緊張情緒,各班主任提前一周就開始利用動畫、圖片等形式進行情景模擬,幫助學生理解演練流程。同時,老師還設計了卡通版流程圖,以更加直觀、形象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演練內容。在模擬骨折環節準備了不同硬度的固定教具,演練過程采用個別化指導策略,將復雜的急救步驟拆解為可操作的行為指令。每一個教具的調整、每一個步驟的拆解,都凝聚著特教人的智慧。校長唐建輝表示:“這種量身定制的細致,恰是我們踐行‘生活即教育’理念的生動注腳。”
通過此次演練活動,全體師生不僅熟悉了校園體育意外傷害的應急處置流程,提升了應急反應能力,更重要的是,在演練過程中,每一位特殊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與關懷。下一步,潢川縣特殊教育學校將以此次演練為契機,持續完善校園安全應急機制,不斷提升特殊教育服務質量,為學生們的健康成長筑牢安全防線,讓特殊教育在關懷與專業中不斷前行 。
潢川縣特殊教育學校?作者:陳杰